内网登录 | ARP登录 | 邮箱登录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ENGLISH
  • 首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设置
  • 人才队伍
  • 科学研究
  • 国际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所地合作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科学传播
  • 信息公开

科学研究

  • 重大项目
  • 科研进展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EPSL:上新世中期喜马拉雅山仍未隆升至现今高度

    2020-07-10
  • Science Advances:新方法准确估算“亚洲水塔”年蒸发量

    2020-06-28
  • IJBM:纳木错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干湿年份碳水通量变化及主导因素

    2020-06-22
  • GRL:香柏灌木年轮揭示纳木错区域长期干湿变化

    2020-06-17
  • STE:气候环境变化背景下跨喜马拉雅河流汞输出增强

    2020-06-10
  • JGR-Biogeosciences & STE:高寒草原土壤有机质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2020-06-10
  • LDD:围栏显著降低青藏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2020-06-10
  • EPSL:藏东南从低海拔沙漠到高山森林的隆升过程

    2020-05-28
  •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无人机物联网中继实现无公网偏远地区环境监测

    2020-05-25
  • JB:揭示生物因子调控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变化速率

    2020-05-14
  • AFM:树轮宽度与森林盖度对年际间干湿波动的响应不同

    2020-05-03
  • Geology:西风环流与帕米尔-天山相互作用导致晚渐新世中亚干旱环境分异

    2020-05-02
  • Tectonics:磁组构揭示柴北缘地区新生代挤压应力方向转变及其构造意义

    2020-04-30
  • Nature Communications:印度大陆俯冲到缅甸下方的直接构造证据

    2020-04-26
  • EM:揭示微生物稀有种与优势种分布格局及群落构建机制

    2020-04-26
  • RPP:孢粉记录揭示华南地区中始新世重大环境转变

    2020-04-24
  • ISME:地质过程与当代环境对山地植物、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2020-04-07
  • 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不同生计方式人群共存模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0-04-03
  • 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变及气候变化响应分队首次测得可可西里湖泊水下地形数据

    2020-03-30
  • GRL: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核幔边界横波速度的显著变化

    2020-03-19
共22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下5页尾页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2003 -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联系电话:010-84097100    Email:itpcas@itpcas.ac.cn
京ICP备050028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
青藏高原所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