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 ARP登录 | 邮箱登录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ENGLISH
  • 首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设置
  • 人才队伍
  • 科学研究
  • 国际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所地合作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科学传播
  • 信息公开

科学研究

  • 重大项目
  • 科研进展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第二次青藏科考最新成果系统阐述亚洲水塔失衡问题

    2022-06-08
  • NEE:喜马拉雅山脉高山树线高清全景图公布

    2022-06-06
  • 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6.1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Preliminary result ...

    2022-06-02
  • ESSD:全球高分辨率地表光合有效辐射(PAR)数据集(1984-2018)

    2022-06-02
  • GCB:孢粉揭示我国东部土地利用对植被大规模影响始于2千年前

    2022-05-25
  • PNAS-Nexus:青藏高原可可西里高寒串联湖泊变化机理

    2022-05-17
  • BAMS:青藏高原最大流域的多圈层水文变化观测

    2022-04-26
  • WR:揭示喜马拉雅冰川消融对汞输出变化的影响

    2022-04-26
  • AAS:卫星产品改进WRF模式反照率方案极大提升了青藏高原降雪模拟能力

    2022-04-21
  • RSE: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观测的雅弄冰川物质平衡演变研究

    2022-04-21
  • Palaeo-3:PETM时期快速变暖促使沼泽生态系统突然崩溃

    2022-04-19
  • WRR:集合多卫星观测估算全球农业灌溉用水量

    2022-04-14
  • Science Bulletin: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2-04-14
  • SBB:极地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具有独特特征

    2022-04-02
  • ESS:青藏高原中部羌塘地体可可西里地区的地幔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浅部响应

    2022-03-02
  • NEE:生长季提前促进冷湿地区树木生长,较干燥地区生长则受限

    2022-03-01
  • PNAS:从第三极至北极,变暖已超过高山灌木更新最优温度阈值

    2022-02-23
  • AFM: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线生长季冻害事件出现增加的原因

    2022-02-18
  • GPC:雅鲁藏布江源区输沙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冰冻圈-植被要素影响的量化归因

    2022-02-17
  • Science Advances:打通圈层隔离和科学界线, 重建由造山带到高原形成的历史

    2022-02-10
共22页  12345下一页下5页尾页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2003 -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联系电话:010-84097100    Email:itpcas@itpcas.ac.cn
京ICP备050028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
青藏高原所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