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 ARP登录 | 邮箱登录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ENGLISH
  • 首页
  • 所况介绍
  • 机构设置
  • 人才队伍
  • 科学研究
  • 国际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所地合作
  • 党建与创新文化
  • 科学传播
  • 信息公开

科学研究

  • 重大项目
  • 科研进展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Climate Dynamics:复杂地形湍流参数化提高青藏高原降雪模拟能力

    2019-01-23
  • JGR:陆面过程方案和初边值条件在青藏高原降雪事件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2019-01-17
  • Nature发表“丝路环境”和“第二次青藏科考”中水问题研究及其观测-模拟整体推进的...

    2019-01-03
  • JGR: 实现冰川能量平衡模型与水文模型的耦合及其在东帕米尔的验证

    2018-12-28
  • RSE: 中国湖泊过去50多年来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2018-12-28
  • Nature Communications:气候变暖显著削弱了北半球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夏季碳汇功能

    2018-12-20
  • EPSL: 西喜马拉雅山北坡树轮氧同位素(δ18O)指示了冬季温度变化

    2018-12-03
  • Plant and Soil封面文章:长期增温背景下植物通过提高有机氮吸收维持其在群落中的优...

    2018-11-24
  • Ecology: 近100年来青藏高原灌木线香柏种群更新呈下降趋势

    2018-11-16
  • STE: MODIS积雪产品V6在中国地区的评价:NDSI阈值0.1比0.4更合理

    2018-10-31
  • SBB: 高寒荒漠和草原土壤固碳微生物数量远低于草甸土壤,但具有更高的固碳潜力

    2018-10-12
  • TC:冰川表面冰尘中铁氧化物的矿物组成、光学特征与环境意义

    2018-10-09
  • GSAB:大有孔虫对PETM的响应

    2018-09-27
  • Ecological Indicators:叶碳稳定同位素可指示高寒干旱区水分有效性随海拔的变化

    2018-09-10
  • JGR-Solid Earth: 柴北缘地区古地磁旋转变形记录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限定

    2018-09-06
  • GCB:青藏高原植被等绿度线和等温线沿海拔移动速度不一致

    2018-08-31
  • GCB: 春季降水调控喜马拉雅山区树线的上升速率

    2018-08-31
  • IJOC: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在青藏高原适用性评估

    2018-08-29
  • Nature Geoscience: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快速增加

    2018-08-23
  • IJOC: 探索太阳辐射“变暗”原因的新视角

    2018-08-23
共22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1112131415下一页下5页尾页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2003 -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联系电话:010-84097100    Email:itpcas@itpcas.ac.cn
京ICP备050028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
青藏高原所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