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TechNovation“午食三客”用新技术守卫青藏高原
2017-05-08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跟他一起去青藏高原;如果你恨一个人,那就带他去青藏高原。”这是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院士在一次演讲中的发言,隐喻的是青藏高原的美丽和危险。
  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中午青藏高原研究所508会议室异常热闹,四个28寸大披萨和十多个餐盒铺在会议桌上,30多名青年科研和管理人员齐聚一堂,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聚餐,而是新一期“午食三客”活动,大家在共进午餐的同时,围绕不同领域新设备新技术在科考以及科研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沈妙根副研究员首先从极地考察、空间科学谈到高原科考,他说:“在一些人眼中,高原科考似乎伴随着危险,曾经有一个女学生以家人的不同意为由,最终没有选择青藏高原所。”其实学生家长担心的是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特别是缺氧。沈妙根指出,如今高原带氧工作不仅从技术上可以实现,而且危险系数已经很低,因为我们的科研人员正在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守卫着青藏高原。
午食三客活动现场
  从事生态研究的张林副研究员提出了摘取高大树木叶片样本的困难,并表示自己还专门学习了树冠攀爬技术,而现在通过树冠走廊、塔吊和热气球这些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辅助采集一些树叶样本。针对高枝剪这一树冠常规采样工具,现场的一位老师建议从小孩的充气玩具着手,尝试制作更加轻型和便捷的采样工具。
  在实验室工作的曲冬梅高工先后向大家介绍了水中氢、氧同位素的测试技术,环境样品中甲基汞的测定以及有机物单体同位素测定技术等,简单梳理了适用于青藏高原样品的在线分析技术。陈莹莹副研究员针对课题组正在实施的地表水分观测网络研究,介绍了土壤水分观测的重要性和观测技术的发展,展望了宇宙射线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在高原地区应用的潜力和前景。张强弓副研究员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珠峰地区大气环境观测从早期的单指标单机观测到多指标集装箱观测平台的发展历程,畅想未来可通过大型飞机和个人穿戴式飞行器研究高原大气环境。大家进一步交流表示,随着技术设备的快速更新进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今天的一些构想将会通过大家的努力变成现实
  5月上旬,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将先后离开北京前往青藏高原,开展今年的科学考察工作,希望今天的交流做为创新思想的小火花,日后逐渐能对一线工作起到实质性帮助。青促会小组也倡议大家交流和思考高原考察和研究中的技术设备需求和改进方案,形成使用和研发联盟,通过交叉合作促进高原研究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成果水平。
  “午食三客”由青藏高原所青促会小组发起,其谐音为“午时三刻”,旨在利用简短的午餐时间,针对某一既定主题边吃边聊,这一形式在摒除了口头报告繁冗准备的同时,也营造了自由交流的轻松氛围。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