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所组织开展国际评估

发布日期:2021-04-20 来源: 字体:[ ]

  北京时间2021419日晚,青藏高原所组织开展国际评估会评工作。本次会评为期3天,由来自南非、德国、英国、瑞典、美国、加拿大、荷兰等715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通过线上视频开展会评工作,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理事长Michael Meadows教授与德国图宾根大学Erwin Appel教授共同担任会评专家组组长。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处长段晓男出席会议。青藏高原所名誉所长姚檀栋院士、所长陈发虎院士、学术副所长丁林院士等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学术委员会成员、研究团队负责人和科研管理骨干人员参加会议。 

  陈发虎所长从青藏高原所的发展历程、近五年的成果产出及影响、国际合作和未来发展思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所取得的建设成就,并与专家组展开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接下来的日程中,研究所的10大研究团队将分别向专家组报告团队建设与研究进展、成果及影响、人才培养及未来研究计划等。 

  张亚平副院长讲话时指出,经过各方努力,中科院在国际合作中努力开拓新的交流渠道和方式,稳定并拓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与美洲、欧洲、亚洲等科技优势国家力量联合开展科技合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国际评估工作,已形成一套完整和健全的研究所国际评估方法和机制,并成为中科院下属研究所发展水平评估的重要方式。他表示,青藏高原所经过17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已经进入了新的创新发展时期。此次国际评估工作是研究所组织的首次国际评估,是对青藏高原所建设发展成果的系统检视,也是对未来全球青藏高原研究及相关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的重要研讨交流。他希望,国内外专家开展实质合作,不断推动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2018年开始,青藏高原所实行研究中心(学科领域)-研究团队-研究人员三个层级的管理体制,研究所年度只对研究团队考核,研究中心(学科)参与中科院的阶段性国际、国内评估。为了激励研究人员静下心来开展原创性成果,研究所对发展潜力大、成果突出的近20%研究人员实行年薪制,对所有固定科研人员实行5年一次的国际评估,在研究所层面不再对研究人员实行年度考核;研究所实行团队负责制度,对10个研究团队实行年度考核和激励,鼓励研究团队和研究中心产出重大研究成果。自20208月起,青藏高原所首次自发启动国际评估工作,本次评估工作包括函评、会评两个阶段,目前,函评工作已顺利完成。通过本次国际评估将进一步提升研究所和团队的国际影响力,并为研究所凝练科学目标、优化重大改革举措等征集国际同行的意见建议。 

  青藏高原所近年在相关评估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在中科院“十三五”进展评估中,“从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的圈层相互作用”、“季风西风相互作用下的水相转换过程、机制与影响”和“高寒生存环境与人类适应”突破与培育方向获评优秀;在中科院组织的资源环境生态领域学科国际评估中,研究所参评的“高原大陆碰撞隆升及远程效应”、“高寒环境地表圈层相互作用”和“高寒生态过程与人类适应”3个学科均获评A档,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参会专家合影 

   

  国际评估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