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区域分布及大气传输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发布日期:2016-05-26 来源: 字体:[ ]

    南亚是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重要源区,大气环流驱动下的南亚污染物的全球扩散已受到广泛关注。南亚国家POPs污染排放特征的研究工作已经有所进展,体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均有完整的大气POPs监测网络正在运行。然而,尼泊尔的POPs污染排放特征及其跨越喜马拉雅向我国青藏高原传输的环境过程尚不明确。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龚平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南坡尼泊尔境内建立了大跨度的海拔梯度(从<150米至5100米)综合监测断面,系统采集了大气、土壤和植被样品,观测了不同环境介质中POPs污染物的海拔分布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尼泊尔低海拔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可以随印度季风向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传输,在森林吸收、降水/雪冲刷及污染物干沉降等过程的影响下,除少量挥发能力较强的小分子污染物外,大多数POPs和PAHs均积累在高海拔(>2000米)的地表介质中(图1)。喜马拉雅山脉对于POPs的大气传输除了物理阻挡之外还起到了吸收和截留的作用。

 

图1. POPs类污染物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主要环境过程

  此外,为了进一步考察尼泊尔全境POPs污染物的排放及传输特征,在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尼泊尔特里布凡大学以及青藏所尼泊尔籍博士研究生Balram Pokhrel、Sunil Acharya等的大力协助下,龚平副研究员建立了跨越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四横四纵”POPs大气监测网络(图2)。该网络所包括的四条跨喜马拉雅观测断面分别为:1)Siraha-拉孜、 2)Simara-萨嘎、3)Lumbini-仲巴和4)Nepalgunj-日土。每条断面上均包括尼泊尔低海拔地区、尼泊尔中部山区、喜马拉雅南坡高海拔地区和喜马拉雅北坡采样点。尽管受到了尼泊尔地震等因素的影响,该监测网络经过2014-2015年度的试运行,已经于2016年开始正式运行。

图2. 跨喜马拉雅半挥发性污染物监测网络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463)等项目的支持。部分工作已陆续发表于:

  [1] Gong P., Wang X.P., Li S.H., et al. 2014. Atmospheric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on the southern slopes of the Himalayas, Nep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2: 44-51. DOI: 10.1016/j.envpol.2014.05.015

  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9749114002036 

  [2] Pokhrel B., Gong P., Wang X.P., et al. 2016. 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mercury along a southern slope of the Central Himalayas, Nep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DOI: 10.1007/s11356-016-6443-5

  链接: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56-016-6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