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专版介绍:2005年珠峰地区综合科考

发布日期:2005-03-12 来源: 字体:[ ]

 

新浪网设专题页面介绍中国第四次珠峰科考:http://tech.sina.com.cn/d/focus/Everest_kk/index.shtml

 

以下为对科考队长康世昌研究员的采访内容:

 

 

 

                                               青藏所康世昌研究员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采访

 

  处在极高山的珠穆朗玛峰地区多样而独特的自然条件、脆弱而敏感的环境使其成为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变化以及地气系统水分与能量变化的理想场所,对其机制的探讨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该地区独特地域单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也是揭示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途径。适逢珠穆朗玛峰登山科考30周年之际,2005年再次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开展以“珠穆朗玛峰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主的科学考察主要内容包括:大气、冰川、生态与环境以及地质等方面,将是对以往历次考察资料和成果的补充和升华,加深该地区对全球变化特殊响应的认识,并以点带面,提升我国对珠峰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水平。同时通过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对环境变化与环境保护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珠峰地区大气物理及大气化学成分、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及地质等方面的观测研究,认识该地区大气与地表过程及温室气体和大气气溶胶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评估全球增温对冰川变化的影响以及未来冰川变化的趋势;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该地区30年来生态与环境变化格局与过程,重点阐明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确立珠峰地区生态与环境变化成因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解释生态与环境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响应;建立珠峰高度变化的过程;综合分析珠峰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二、研究内容

 

  1.珠峰地区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观测研究,内容包括:珠峰地区地面与近地层大气以及地面大气与自由对流层交换过程研究;珠峰地区区域地表参数与地表能量通量研究;珠峰高海拔大气温室气体监测;雪冰及大气气溶胶化学特征研究。

 

  2.珠峰地区冰川变化监测研究,内容包括:冰川定位观测研究;冰川水文观测研究。

 

  3.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变化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近30年来典型生物与土壤环境背景值变化研究。

 

  4.珠峰高度变化过程研究。

 

  5.珠峰地区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综合研究。

 

  三、预期成果

 

  在2005年的登山科考活动中通过同步科普报道,让公众了解珠峰地区与青藏高原在全球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珠峰在过去30年来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升公众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对环境变化与环境保护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科学研究上将取得以下预期成果:

 

  1.确立大气过程中辐射能、地表热通量、水分交换及土壤温湿度的日变化和月变化,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变化,下垫面上的地表特征参数;

 

  2.建立珠峰地区大气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背景含量,高程分布规律及其气候环境意义,以及雪冰记录的冰/气界面过程;

 

  3.确立珠峰地区近期冰川变化的过程和冰川补给河流的水文特征,建立气候变化与冰川波动之间的耦合关系,并评估未来冰川资源的变化趋势;

 

  4.确立近30年来生态与环境变化的格局与过程,阐明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分析其垂直梯度上的规律;建立珠峰地区生态与环境变化成因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解释生态与环境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响应;

 

  5.提出一些关于圈层相互作用的观念,建立珠峰高度变化的历史。

 

  四、考察日程安排

 

  325:所有考察队员在拉萨集结;

 

  326-31日:从拉萨运送仪器物资到珠峰大本营,考察队员进行高山适应性训练;

 

  41-5月31:在珠峰大本营、东绒布冰川、定日等区域开展大气、冰川、水文、生物多样性、地质、地球物理学的观测试验;

 

  61-10日:视天气情况在珠峰及临近地区继续进行补点工作;

 

  611-20日:全体队员从珠峰地区返回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