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先放年轻人进来

发布日期:2009-10-12 来源: 字体:[ ]
40名外国青年科学家首获基金委新设基金的资助,是中国打开对外科研资助大门的一次试水,这种消除外国科学家申请基金障碍的尝试是小心翼翼的、渐进式的
 
 
■记者 闫岩 实习记者刘强
 
来自美国的Daniel R.Joswiak是一个喜欢研究冰川和冰芯的青年科学家,虽然2008年刚刚拿到博士学位,但是他从事冰川、冰芯研究已经有近10年了。目前,在他的研究领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由于气候变暖,冰芯被毁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海拔低的地区在5年内将会无法采到冰芯。而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温度低,所以冰芯资源丰富,Daniel认为如果能去青藏高原最高的山上寻找冰芯是最好不过。
 
青藏高原对于Daniel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因为在他看来,虽然在美国可以在阿拉斯加研究冰芯,但是大多数的相关研究还要在亚洲的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脉以及青藏高原进行。而且目前,并没有很多人在研究青藏高原的冰川和冰芯。
 
让Daniel觉得幸运的是,自己在美国爱达荷大学的老师Azen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姚檀栋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因此博士毕业后,Daniel成为了中国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一名博士后,他的指导老师便是该所所长姚檀栋院士。
 
“青藏高原研究所是一个世界顶尖的研究机构,而且是最接近山脉的研究机构。所以我想我应该来这里进行研究,这是我的一次机会。”Daniel对《科学新闻》说。
 
因为从未到过中国,所以Daniel的家人在他来之前对他的工作有着不同看法,他们觉得中国北京是一个问题很多的地方。在到中国之前,Daniel自己也对北京的生活有着自己的设想:“我之前觉得北京是一个很大的城市,每一个人都会很匆忙,而现在我发现并非如此。这里的生活方式要比我想象中的放松很多。”
 
时光飞转,Daniel已经在中国进行了一年的研究,但他还没有到过青藏高原,只能在北京的研究所总部研究冰芯和冰川。2009年,一项新的基金即将帮助Daniel实现去青藏高原的梦想,并让Daniel可以继续在中国进行研究,这项基金便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开往拉萨的基金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9年新设的一项基金,基金的资助对象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外国青年学者。2009年该基金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所属研究机构和大学内试行。
 
Daniel此次申报的课题名称为“利用青藏高原冰芯重建气候和环境”。他表示获得这个基金后将继续自己上一年的研究工作。“在过去一年的研究中,我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了这个基金我便可以依托它在工作中实践自己的设想,并继续之前在这里进行的冰芯研究。我很高兴能够取得基金并在中国呆更长的时间。”Daniel告诉《科学新闻》。
 
对于一直向往青藏高原的Daniel来说,这个基金还将带他前去自己的梦想之地。他说:“这个基金让我能够有机会去西藏,研究那里的冰川,这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和中国学者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的冰川,这十分有趣,而在美国这是不可能的。”
 
据了解,外国青年学者基金的资助经费为10万元/半年或20万元/年,2009年计划资助50人左右,资助经费总额约1000万元。相比其他基金,这个基金显得不是那么诱人。但是在Daniel眼中,获得这个基金是一个好的开始。
 
“虽然这是一个较小的基金,但是我本人是一个年轻的研究者,去年刚刚拿到自己的博士学位,并没有很多的研究经验可以取得大额度的基金。现在拿到这个基金,对自己的一些小设想进行实践,得出些小的成果,这样才能逐渐获得稍大的基金,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事实上,在我看来,大多数学者注重的是研究项目本身和他们研究的兴趣所在,而不是基金有多少钱。”Daniel说。
 
做为Daniel的导师,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告诉《科学新闻》,研究所还会对Daniel的研究工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笔基金将用于他去拉萨出差、办公等一些日常开支。“同时,我们还会考虑帮助他申请其他项目。”他说。
 
青藏高原研究所现在共有3名外国青年学者,除Daniel外,另外两名也是在其所在机构与青藏高原研究所合作的基础上来到这里。无论从学历还是研究工作上看,Daniel都是出色的,这也是姚檀栋推选他申请基金的决定因素。“Daniel喜欢冰川研究,喜欢北京,喜欢这个实验室。而且他的研究工作十分出色,只是短短的一年已经有成果产出。”姚檀栋说。
 
谈到将要在中国呆多久的时候,Daniel告诉《科学新闻》:“现在看来,即将在中国作一年的研究。如果有新的项目、更多的项目将会继续做,可能是数年,可能是很久,也可能是一辈子。这样的话我将带自己的家人来这里。”
 
一群来中国作研究的外国青年
 
在与青藏高原研究所相距不足百米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也有着一位幸运儿——Paul N.Williams,虽然没有见到他本人,但是我们见到了他的女朋友。她介绍,Paul早在2007年已经到生态中心工作,他能来到中国也是基于导师朱永光和其当时就读的英国阿伯丁大学有良好合作关系。来自重庆大学的获资助者Neal Simon Wade也是重庆大学和英国渡轮大学合作关系的延续。而中国矿业大学则请来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John L Daniels。据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卞正富介绍说:“John与我校有过多次合作,我校已有一位博士生在其带领下毕业。在之前教育部牵头的一次科学计划中,John与我校成为合作伙伴,他曾多次到我校进行科学工作,基本上一年来两次。”
 
由此可见,此次外国青年学者基金公布的名单上,获资助者都是和Daniel一样年轻的外国学者。他们或他们曾经所在的研究机构都与中国有着或多或少的合作关系。其中一些是在中国做了一段时间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如生态中心的Paul;一些是曾经到中国讲学的年轻教授,如中国矿业大学的John L Daniels、中国科技大学的Dimitrie Max Culcer;还有一些是在国外工作,通过项目引进来的研究人员,如重庆大学的Neal Simon Wade。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科办的曾礼强认为,该基金最大的特点是针对非华裔的外国学者,而基金本身建立的合作交流无论对受资助者,还是依托单位都会有所裨益。他说:“我们的实验室为这些研究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的到来也将增加我们的对外交流,同时他们为中国的实验室注入新的元素,提出新的想法。”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杨帆认为,除了有益于国际交流、科研合作外,他们的到来对学生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有助于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比如可以互派学生;另外,对学生的影响一方面是将不同的学习风格带到我们这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们这里学生的出国机会。对外国学者个人而言,虽然我们不能提供海外学府那么优厚的条件,但是我们有很好的平台,同时也扩大了他们在国内的影响力。”
 
在曾礼强看来,与以往的国际项目相比,该项目更像是一个外国版的青年学者基金,“该基金是针对年轻学者个人的,不像自然科学基金委先前的港澳台或是海外人才基金,对个人成就要求很高。”曾礼强说。
 
东南大学的徐明祥教授也表示,引进海外人才应是多层面的。“不在于引进人才的名气大小,有时候名声大的反而并不能起到大的作用。如果是真正来作研究的当然很好,就怕很多时候就是走形式做样子,你来我往,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不过,现在从这些外国学者申请的项目来看,他们是会做一些实在的事情。”他表示。
 
在采访中,东南大学人事科长也提到以往对外国学者的印象:“往常一些外国科学家好像并不是很想来中国,他们每年在中国呆上一段时间让人感觉像是在休假。”
 
对于人才引进上走形式的陋习,姚檀栋也指出:“大家的思想观念需要改变,拿了钱要做事情不是走形式。”
 
基金项目不大,影响大
 
外国科学家在中国申请基金的例子并不多见。前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科技参赞郭青溪(Stephane Grumbach)告诉《科学新闻》:“在欧洲,中国科学家可以任意申请基金,但是在中国,外国科学家不能很畅通地申请基金,这十分可惜。”
 
在Daniel的认识中,外国科学家若想要在中国申请基金必须与中国实验室有所合作,“国外学者在申请基金的时候往往需要已经在中国的研究机构进行工作,或是已经与中国的研究机构建立联系才可以申请基金。这样可以促使中国科学家和国外科学家联合起来进行研究,否则外国科学家并不知道中国科学家在研究什么,这对于双方来说都不错,可以保持国际交流。我想如果仅仅是个人申请可能会有些困难。在第一次申请的时候应该是与中国学者、中国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其实这并不仅仅是针对外籍学者,每一个科学家在第一次申请的时候都要与中国的实验室建立合作。外国科学家也很清楚必须要与中国科研机构合作才可以拿到基金项目。”Daniel说。
 
在姚檀栋看来,以前中国没有专门的基金用于对“高鼻子”的外国学者,这是第一个,该基金展示了中国越来越开放的姿态。他说:“这个基金是中国第一次针对外国青年学者设立的,这说明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更高的开放度。也说明了一种自信,表明中国并非是舍不得将资金给外国人。”
 
他表示,确确实实地将国外科学家(非华裔)吸引到中国来做科学,这正是中国科学发展进一步的需要。“以前我们所谓的开放都是我们把学生送出去学一学,或是把别人的科学家请过来讲讲课。现在我们做的更进一步的是把外国的科学家吸引过来作研究。”姚檀栋说。
 
据了解,该基金原定计划2009年对50名青年学者进行资助,但实际上申请的共有46人,最终获得资助的有40人。
 
《科学新闻》从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了解到,由于申请的时间比较紧张,所以人数比较少。而在筛选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要求进行,不过中科院申报的19名外国学者全部成功获得资助。
 
《科学新闻》在尝试与教育部科技司取得联系时,得到的回应是该基金的申请是各高校直接申请。
 
对于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局长韩建国表示,虽然基金项目不大,但是影响很大。最终情况会于9月公布。
 
姚檀栋表示,因为基金只是刚刚开始,平台尚未建立完全,所以感兴趣的人可能暂时较少,只有建设好这个平台后,才会有更多的人来申请。对于这一基金的未来发展,他表示很乐观:“这个基金发展会越来越好,这是必然的趋势,什么事情顺应趋势就是对的。基金在今后将更加完善,注重保障质量,会更为规范。”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09年第16期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