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努力开拓我国野外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发布日期:2009-07-29 来源: 字体:[ ]
科技日报 2009年07月21
同志们:
  
  
今天,科学技术部在这里召开第一次全国野外科技工作会议,会议旨在通过回顾长期以来我国野外科技工作取得的光辉成就、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提高认识和部署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的发展。本次大会的召开是科技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十分重视这次会议,今天亲临会议并将发表重要讲话。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科技部,向长期以来从事野外科技工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野外科技工作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代表科技部做工作报告。
  野外科技工作包括野外科学考察、野外科学观测和野外科学试验等野外科技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培育科学精神、锻炼优秀科技人才的有效方式。野外科技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技进步和服务国家宏观决策、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建国以来,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目标,我国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涵盖地学、生物学、天文学和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野外科技工作。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海洋局等部门相继组织了青藏高原科考、海洋科学科考、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科考、沙漠科考以及新疆、内蒙古、俄罗斯贝加尔湖区域科考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考察,对我国资源开发、农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和工业体系的建设等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农业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和有关高校相继建立了若干长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等观测网络。国家发展改革委、海洋局等部门投资建设了功能先进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多次赴南北极开展极地考察,建设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北极黄河站。
  2000年以来,科技部加强了对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支持,重点组织开展了野外台站建设、野外科学考察等方面的工作;我国的野外科技工作也进入了一个由各行业部门自主发展,分头管理逐步向国家层次协调规划、联合共建、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的新纪元。科技部建设了105个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初步形成生态系统、特殊环境与灾害、大气本底、材料腐蚀、地球物理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体系。2006年开始,科技部立项启动了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存等20余项大型野外科学考察。同时,随着97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还在气象、海洋、水文和环境等领域开展了多次较大规模的野外科学试验。
  下面,我将简要回顾我国野外科技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野外科技工作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野外科技工作积累了大量观测试验数据,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促进了相关学科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在地学、生物学、天文学和材料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野外科学考察、科学观测和科学试验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长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和资料,保存了为数众多的样品和试样,向科技界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数据共享服务,为揭示自然规律和理论创新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0年来,我国古生物学家通过野外考察发现了澄江动物群化石,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深入研究,诠释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一重大疑难科学问题,证实了寒武纪大爆发既是现生动物门和亚门的历史起点,又是生命复杂形态的历史起点;挑战了倒锥形进化理论模型,为爆发式形成理论模型提供了依据。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获得了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几代野外科技工作者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发现了许多独特的地质、地理、气象和生物现象;并在青藏高原地质构造、隆升机理、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和高原生物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经过我国四代植物学家长达80年的全国性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以及长达45年的艰辛编撰,共计80126册、500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志》于2004年最终全部完成。这部旷世巨著记载了我国3万多种植物,是关于我国维管束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是我国宏观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学术成就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先后于1987199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据统计,自1956年以来,地学领域的6项成果和生物学领域的2项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占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总数的1/4以上。2000—2007年期间基于野外科技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以上的有4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的有400多项,均占总奖项的1/5以上。同时,一大批高水平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著名杂志。它们都是以野外工作为基础而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杰出代表。
  野外科技工作造就了大批优秀科学家,培育了宝贵的野外科学精神,为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艰苦、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精诚协作、相互促进与关怀的人文环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造就了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相关学部有200多名院士是长期坚持野外科技工作而成长起来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12名获得者中,袁隆平、刘东生、叶笃正、李振声和吴征镒等著名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野外科技工作,成就了他们的科技事业。广大野外科技工作者克服各种困难,铸就了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科学严谨、善于创新,甘于寂寞、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全国各行各业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和辐射效用。
  二、野外科技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野外科技工作为国家能源和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我国地质条件复杂,许多重要成矿区带经历了长达几十万年的多期的地质作用,国外现成的成矿理论难以解决我国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地质科学家深入野外科研一线,在深入认识、恢复我国不同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基础上,创立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成矿理论,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我国地质学家创立和发展了陆相生油理论,并在该理论指导下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等一批陆相油田,彻底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又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前新生代海相成油理论,有效地指导了海相油气勘探工作,在塔里木盆地勘查发现了10个油气田和1个大油田。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理论指导了普光气田的发现,相关成果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野外科技工作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野外科技工作,我国基本查清了后备耕地、可利用草场、宜林荒地和水产资源情况,发现、采集了一大批优良种质资源,创立了一大批育种新方法,开发了一大批治理中低产田的先进适用技术、林业生产技术、畜禽和水产养殖技术,并在各农业主产区建立了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粮食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50年代起,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大量的宜林地调查与野外栽种试验,终于突破北纬15度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禁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在北纬18度至24度地区大面积种植和采割巴西橡胶树的国家,该项成果荣获198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66年开始的黄淮海平原旱涝碱综合治理与农业开发项目,以禹城、封丘、曲州、栾城、商丘等野外站为基地,监测、研究与示范相结合,研究提出了治理盐碱地、沙荒地、渍涝洼地的先进适用技术体系和模式,使得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得到有效治理,粮食产量从亩产194公斤上升到500多公斤。该项成果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水稻育种专家通过长期艰苦的野外调查、试验,发现天然杂交种比纯系品种生长快、产量高,创立了杂交水稻三系两系育种理论和技术,彻底颠覆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理论。相关成果于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野外科技工作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野外科技工作以其在长期观测、试验与研究等方面的积累,在国家重大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数据和关键技术。
  宁夏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发明的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防风固沙技术,确保了包兰铁路50年的畅通无阻,于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被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干旱区其他重大工程建设之中。青海格尔木冻土观测研究站基于多年的观测研究,查明了青藏铁路沿线冻土的分布情况,提出了积极保护冻土、主动冷却路基的思想和具体技术方案,为解决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相关成果获得了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此外,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的试验数据被应用到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防护体系建设之中,还为我国国防工业和装备制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野外科技工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示范模式。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基本掌握了各生态脆弱区的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自然条件,为生态恢复与重建奠定了基础。通过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和研究,提炼了许多适用于当地条件的生态系统管理优化模式,为我国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安塞水土保持站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内蒙古草原站的草地恢复模式和江西千烟洲站的千烟洲模式等,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植树造林、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示范模式。
  野外科技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国各典型区域的灾害监测,为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开展灾害预测、防灾减灾提供了基础数据。例如,经过多年对泥石流的观测研究,初步揭示了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完成了多尺度泥石流与滑坡预报应用系统,并成功服务于全国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各行各业的野外科技工作者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第一线,利用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成果,开展灾情评估、次生灾害应急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国家组织领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野外科技工作为维护国家权益提供了坚实的依据。长期以来,我国开展的一系列大气本底观测、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和碳循环试验等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研究结果为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及其区域分布的评估、国际碳贸易、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等十多个部委多次组织了对东海、黄海、南海的科学考察,取得了一大批实测资料和样品,掌握了关于海底油气盆地、渔业资源、大陆架、地质结构等第一手宝贵资料,为海洋划界谈判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我国野外科技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世界的东方逐渐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正在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在未来的20—50年中,我国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必将会迅速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程度和国家贡献也必将日益凸现。因此,我国科技工作如何从过去的跟踪研究向自主创新转变,如何从重点解决中国问题向面向全球科技发展的转变,这既是我国科技工作所面临着的重大挑战,也为我国野外科技工作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首先是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对野外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在解决资源、环境、粮食、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国家需求方面,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为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野外科技工作将发挥更为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加强野外科技工作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构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体系,提高野外科技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进一步细化了野外科技工作的任务,明确提出了要对现有的野外观测台站(网)进行评估、筛选、整合与重组,加快信息化建设,改善台站观测环境和科研条件,形成一批联网运行和资源共享的综合性、专业性野外观测实验基地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和部署对野外科技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其次是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赋予了野外科技工作的新任务。如何解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对野外科技工作提出了空前的、全方位的迫切需求。其一是表现为保障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需要进行全面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清查、为制定国家重大决策或实施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其二是高速经济增长需要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国家模式,其三是为了保障又好又快地经济增长态势,超前的科技布局需要及时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系统的变化趋势、分析和把握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科技问题,其四是未来开拓国家空间、开发利用国际资源需要了解国际甚至全球的资源和环境状况。这些科技问题构成了对我国野外科技工作需求的基本面,需要全面、扎实的野外科技工作的支撑。
  第三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赋予野外科技工作新的使命。野外科技工作以其在认识自然现象的演变过程、揭示其演化规律和作用机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使野外科技工作成为我国科技取得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通过建立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研究体系,实现对全国的资源、生态、环境、灾害等进行长期监测和科学试验,不断地积累和提供科学数据服务、生产和资源管理技术、实验示范模式,为社会进步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当前,野外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我国相继部署了一些重要的野外科学考察工作;建设了大批野外观测研究基地,其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水平和开放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在生态系统、特殊环境与灾害、材料腐蚀和地球物理等领域,已经形成了集野外动态监测、科学研究、应用示范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全国性的观测网络,并积极参与全球联网观测研究;培养和稳定了一支长期从事野外观测研究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单位以及各类科技项目多方投入的支持机制。野外科技工作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
  但毋庸讳言,我国野外科技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有关方面对野外科技工作的基础性、艰巨性、长期性、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野外科技经费缺乏,大部分野外设施和仪器设备相对落后,野外科技人才储备不足,长期联网观测、试验和综合研究不够,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对科技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支撑能力还不够,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环境、粮食、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强调抓好自然灾害的监测、研究、预警预测工作。这对我国的野外科技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赋予了更具挑战性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野外科技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高度认识野外科技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和艰巨性。野外科学考察、科学观测和科学试验等野外科技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长期的科学实践积累。同时,野外科技工作大多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工作,野外科技工作具有基础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并给予高度重视,在科技工作的部署上予以重点保障。
  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解决一批关键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遵循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农业生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方面,凝练科学目标,明确我国野外科技工作的新任务和新使命,解决关键科技问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继续增加经费投入,为野外科技工作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野外科技工作作为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多渠道、稳定的经费支持。各方面要提高对野外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经费投入强度,从各类国家科技计划、行业科技专项、基金等渠道给以支持,逐步建立起国家主导的多渠道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
  加强野外科学考察和联网观测,组织实施重大观测研究计划。围绕我国特色自然资源和典型区域,继续组织相关野外科学考察,为我国资源开发、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等提供支撑。整合跨部门、跨学科的野外科技资源,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领域组织实施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的观测研究计划,推动与国际重要观测网络的衔接与融合。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野外科技工作基地。不断完善野外科学观测基地的布局,在重点区域、重点学科领域新建若干国家野外站,推进野外科学观测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扩大开放与共享的力度,建设国际一流的野外科技工作基地。加强高新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的运用,不断提高野外科学观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实现多途径、多尺度的综合观测。
  重视野外科技人才的培养,稳定一支高水平的野外科技人才队伍。要在工资、待遇、津贴、职称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措施,制订符合野外科技工作特点的评价体系,吸引和鼓励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野外科技工作,努力提高科技支撑队伍的业务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杰出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增强我国野外科技工作的竞争力。
  同志们,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时代赋予野外科技工作新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努力开拓野外科技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