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整装再出发,踏上新征程 | 第一次青藏科考始末
2017-10-28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藏高原研究一直是我国国家战略层面的科技任务。

  20世纪50年代--引子

  20世纪50年代,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将青藏高原研究作为重要内容。

  此后,在《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执行期间,尽管受到文革的影响,青藏高原研究仍然取得了重要进展。

  70年代--第一次青藏科考序幕拉开

  1971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中科院作为当时国家科技计划的主管部门,组织院内外专家制订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1973—1980年综合科学考察规划》,并组建了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这拉开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序幕。

 

  第一次青藏科考中心任务

  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中心任务:

  •   阐明高原地质发展的历史及隆升的原因
  •   分析高原隆起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研究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改造的方向和途径

  各学科领域 2000多名科研人员

  综合科考还组织了冰川、冻土、河流、湖泊、森林、草原、土壤、土地利用、鸟类、鱼类、哺乳类、两栖类、昆虫、农业、地球物理、地质构造、古生物、地热、盐湖等不同专业领域的2000多名科研人员投入到研究中。

  国际交流合作

  为促进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1980年在北京召开了首次“青藏高原国际科学讨论会”,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出席会议的中外科学家。

  国家对青藏高原研究的高度重视极大地鼓舞了科技人员献身青藏高原事业、勇攀科学高峰、为国争光的积极性。

  考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随后于1981—1992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又相继开展了横断山区、南迦巴瓦、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可可西里等科学考察研究,全面完成了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87部专著、5本论文集、20多位院士

  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产出了87部专著和5本论文集,初步探讨了有关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资源环境等理论问题,为青藏高原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成果先后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刘东生院士、吴征镒院士等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参加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队员中产生了20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90年代--青藏高原研究被列入三大计划

  进入20世纪90年代,青藏高原研究被列入以下3大计划:

  1992—1996年 “八五”攀登计划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

  1997—2000年 “九五”攀登计划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

  1999—2003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

  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研究工作相比,特别是针对过去区域、路线考察的薄弱环节,这些计划面向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强调了从以定性研究为主转向定量、定性相结合研究,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过程和机制研究,从单一学科研究转向综合集成研究,从区域研究转向与全球环境变化相联系的研究。

  2003年,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成立

  2003年,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亲切关怀下,成立了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以专门致力于我国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事业。

  2014年,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

  作为青藏高原研究的国家队,青藏高原所和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水平完成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被高度评价,并作为提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指示的重要科学基础。

  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启动了“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进入国际第一方阵。

  第二次青藏科考序幕拉开

  2017年3月,中科院和西藏自治区签订新一轮院区战略合作协议,确定由青藏高原所牵头,协调全国力量,联合国际伙伴,共同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将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揭示过去50年来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这一地区地球系统行为的不确定性,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提出亚洲水塔与生态屏障保护、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和绿色发展途径的科学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2017年8月19日,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全面展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怀,发来贺信,作出了重要指示。

  习总书记以高屋建瓴的战略胸怀和俯瞰全球的国际视野,深刻阐述了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和研究及其在全球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要求通过这次科学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殷切期望广大科考人员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守护好世 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绿色发展思想,为此次科考指明了前进方 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启动仪式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并要求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协同创新、注重综合交叉研究和坚持国际科技合作,努力取得重大科研突破,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新贡献。

 

  文章节选自:

  姚檀栋, 陈发虎, 崔鹏, 马耀明, 徐柏青, 朱立平, 张凡, 王伟财, 艾丽坤, 杨晓新.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9): 924-931.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