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交流
中国农业大学任图生教授、左强教授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张斌研究员应邀到青藏高原所报告交流
2018-09-11      

  9月7日,应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张凡研究员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任图生教授、左强教授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斌研究员来我所访问并且分别做了学术报告。报告由张凡主持。

  任图生教授报告题目为“Measuring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processes in the root zone: The thermo-TDR approach”。报告首先介绍了热-TDR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可实现对土壤温度、含水量、电导率、热特性、容重、三相比和饱和度等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用于估计土壤体积密度、空气填充孔隙度和饱和度。其次,任图生教授还介绍了利用热脉冲技术测定土壤水流通量、水分蒸发和地表热通量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对根区土壤水热特性进行的建模。这些技术促进了土壤结构和水热盐过程的定量化研究。

  左强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土壤水分亏缺对作物耗水的胁迫影响及其定量表征”。报告提出土壤水分亏缺是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常态,并将日趋严重。但目前对于水分与根系之间的相对分布关系以及作物所生长受前期水分胁迫的滞后效应的理解还不非常充分。左强教授介绍了研究团队采取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根区土壤水分条件(包括水量、水分分布及其与根系分布之间的关系)对小麦根系吸水和蒸腾的影响及其定量描述方法进行的探索,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根区土壤水分状况评估作物水分胁迫程度的传统方法进行的改进。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农业灌溉理论体系,为合理制定灌溉制度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供了依据。

  张斌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土壤固碳能力控制机制研究”。报告提出土壤有机质固定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且不同尺度下不同种类矿物或母质有机物的组成和分解过程较为复杂。张斌研究员介绍了团队使用核磁共振光谱方法和同位素标记等方法,对黑土表层和底层土壤有机质周转的控制机制和黑土底层土壤矿物类型对其固碳能力控制机制开展的研究,其中重点对土壤有机质形成和分解过程进行了区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母质或矿物质在不同处理下具有明显不同的固碳机制、矿化过程、微生物群落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明确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质固定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结束后,三位报告人与到会人员就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温湿度以及各种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分割、水分胁迫对不同植被类型影响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学术报告现场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