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院推动与北欧四国全方位科技合作
2006-04-15      

 

 

 

(2006-04-12 10:12:06)

 

未来五年合作主要在通讯信息、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大科学光源、科技发展战略等领域展开

 

    科学时报北京411讯(记者郑金武)411,中国科学院与北欧四国国际合作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科院各专业局、30多家研究院所的领导,以及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四国的专家和驻华科技参赞近百人参加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出席会议并致辞。

 

    路甬祥说,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依靠资源耗费,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这样的发展路径不可能也不应该持续下去。反观北欧各国,近年来把握机遇,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积极推进具有本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发扬本国传统优势的同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取得了令世人称赞的成就,率先进入了创新驱动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国家,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北欧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探索出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良好的道路。故此,“北欧的经验很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举良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北欧各国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意识到今后中国不仅要跟欧美日俄开展国际合作,也要积极开展与北欧四国的国际合作。2005年,路甬祥院长率中科院代表团访问了芬兰和瑞典,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就是路甬祥院长访欧之后作出的创新举措。

 

    据了解,此前中科院已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所与北欧各国开展了科技合作,合作范围涉及资源环境、通讯信息、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中科院动物所所长张知彬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该所正与挪威有关研究机构就“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对种群危害发生、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等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今后,该所还将继续与北欧国家就“全球气候变化对有害生物种群发生、人畜共患疾病发生的影响”等问题开展进一步合作研究。

 

    据中科院副秘书长郭华东透露,在与北欧已有的合作基础上,中科院希望未来五年在通讯信息、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大科学光源、科技发展战略等领域进行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在与北欧四国的双边合作过程中,可在充分发挥双方技术、人才和能源优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

 

    对于此次研讨会,北欧四国与会人士也表现得十分积极。他们认为,中国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始终吸引着北欧各国的企业来华投资办厂。作为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国家队伍,中国科学院拥有丰富和高质量的科技人才资源。与中科院开展合作,对北欧四国也有互补。挪威研究理事会国际事务部高级顾问Trygve Lande说,目前挪威已经制定相关合作战略,希望未来能与中国就可持续发展、能源、水资源管理、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